中国卒中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科普作品(首页)

保持好大脑的健康是追求健康长寿的首要目标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4日 来源:中国卒中学会

脑健康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认知、情绪以及神经功能的平衡。近年来,我国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0年9月16日,中国医促会脑健康专业委员会百余位专家学者发出倡议,将每年9月16日定为“脑健康日”,每年9月定为“脑健康月”,旨在提高人们对脑健康的关注。

为什么要关注脑健康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由1000亿个神经元构成,对各项生理活动和心理思维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脑健康的含义包括以下4个方面——脑结构正常、脑功能正常、社会适应良好、没有明显的脑疾病。

俗话说:“要长寿,先养脑,养脑健康度百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好大脑的健康正是我们追求健康长寿的首要目标!从全球疾病负担来看,卒中和痴呆是影响健康的前两位神经系统疾病。在我国,卒中是首位致死和致残原因,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性疾病逐渐增多,其中之一就是痴呆。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痴呆患病率约为6%,推测目前存在超过1500万的痴呆患者,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针对脑重大疾病的预防意义重大。

常见的“脑病”有哪些

1. 脑卒中 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缺血性卒中(脑梗死) 。我国脑卒中呈现明显的“四高”特点,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

2. 阿尔茨海默病症 阿尔茨海默症是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3.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一种慢性、非致死性疾病,多数患者的病程在10年以上,需终生治疗。

4. 癫痫 俗称“羊角风”或“羊癫风”,是一组以反复的痫性发作为特征的慢性综合征。痫性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和惊厥,也可表现为感觉、精神活动或内脏等功能异常。

5. 大脑亚健康状态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大脑超负荷运转,出现容易疲劳、反应能力降低、记忆力下降、不容易集中精神等症状。

哪些因素会影响脑健康

根据干预的可行性,影响脑健康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两大类:

1.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如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等。55岁后,年龄每增加10岁,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1倍以上;每增长5岁,痴呆患病率增加1倍。女性痴呆发病率高于男性。具有脑卒中家族史者,卒中发病风险增加30%。携带1个APOE-E4基因,阿尔兹海默症发生风险增加2~4倍,携带2个E4基因,增加8~15倍。

2.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1)生活行为因素:包括吸烟、饮酒、缺乏运动、久坐等。吸烟可使脑梗死的相对风险增加90%。大量饮酒可导致高血压、高凝状态、减少脑血流量以及增加心房颤动风险,增加脑卒中风险;还可导致记忆力减退、执行功能下降等认知障碍。规律运动可降低脑卒中风险,且不受性别或年龄影响。久坐与痴呆发生风险相关,且久坐时间越长,痴呆的发病风险越高。

2)代谢相关因素:如超重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超重和肥胖者的脑梗死发病风险分别增加22%和64%。73%的脑卒中负担与高血压有关。糖尿病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1倍以上,约1/5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将死于脑卒中;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较非糖尿病者增加1.5~2.5倍。总胆固醇每升高1毫摩尔/升,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25%。

3)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电磁辐射、气候变化等。

4)其他因素:如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物理创伤等。抑郁可通过影响应激激素、神经生长因子等增加痴呆的发生风险。睡眠障碍可导致脑内代谢废物不能有效清除,增加认知障碍风险。头部外伤(如脑震荡)可直接损伤脑组织,重复性撞击还可能引发慢性创伤性脑病。

哪些人群需要

脑健康评估与管理

存在以下任意一项者,需要定期进行脑健康评估和管理:1)年龄45周岁以上;2)存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功能减退症状;3)长期存在入睡困难、早醒等睡眠问题;4)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史,或存在多个脑健康危险因素;5)有脑卒中、认知障碍等脑疾病家族史。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健康管理中心 吴晓灵 李心怡

实习编辑 李今越

来源: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