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分会动态(首页)

中国卒中学会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在九江召开

发布时间:2025年6月30日 来源:中国卒中学会

为加速推进脑出血微创治疗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颅内压监测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深化循证医学在学科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向广泛共识转化,6月21日,由中国卒中学会、中国卒中学会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主办的中国卒中学会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成功召开,全国各地脑出血微创治疗领域专家学者300余人参会。

 

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兼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书记唐洲平,九江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范志斌,九江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雷志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唐洲平指出,近年来我国在脑出血救治的手术技术革新、疾病机制研究、临床路径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成就,但脑出血微创治疗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他表示分会将继续为各位专家学者提供平台,为我国脑出血救治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医疗健康政策的落实提供坚实保障。

 

开幕式后,20位国内脑出血微创治疗领域权威专家,围绕脑出血微创治疗的技术突破、临床规范、多学科协作等进行了精彩分享,学术氛围浓厚,让参会人员受益匪浅。

唐洲平教授作了题为《脑机接口的临床应用与进展》的学术报告。

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伍国锋教授作了题为《DTI引导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脑出血》的学术报告。

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陶传元教授作了题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长期预后模型构建》的学术报告。

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薛孟周教授作了题为《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保护》的学术报告。

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常务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宁教授作了题为《脑出血与颅内压监测设计理念》的学术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康开江教授作了题为《神经导航及微型机器人引导下脑出血微创治疗体会》的学术报告。

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常务委员、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琦教授作了题为《Code ICH 脑出血一体化管理方案》的学术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汪待发教授作了题为《多模态视角下fNIRS的脑机应用和手术评估》的学术报告。

殷小平教授作了题为《脑出血后灶周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

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洪生教授作了题为《颅内压监测技术在出血性卒中的应用体会》的学术报告。 

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委员、北京电力医院宗淼教授作了题为《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改良传统术式——新手术治疗新体系建立的探索》的学术报告。

阳江江华医院杨进华教授作了题为《持续颅内压监测多靶点穿刺治疗重症脑出血的可行性》的学术报告。

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委员、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凤利教授作了题为《从急性缺血性卒中研究突破启示出血性卒中研究》的学术报告。

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人民医院胡韶山教授作了题为《急重症功能区血管畸形治疗策略》的学术报告。

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彬教授作了题为《立体定向结合硬通道在脑出血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

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常务委员、南通健嘉康复医院佘晓春教授作了题为《替奈普酶联合穿颅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学术报告。

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常务委员、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王教授庭忠作了题为《机器人导航可视化微创抽吸术(RAVMIA)术治疗深部脑出血》的学术报告。

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常务委员、临沂市人民医院刘振川教授作了题为《医源性的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救治与监护管理》的学术报告。
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委员、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红波教授作了题为《脑动静脉畸形微创手术及策略》的学术报告。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陈亮教授作了题为《脑动静脉畸形急性出血外科治疗》的学术报告。
 
本届年会为脑出血微创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搭建了一个高规格、高水平的交流平台,通过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不仅有助于推动脑出血微创治疗新技术、新理念与新方法的普及和发展,更将有力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整体医疗水平,为广大脑出血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