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学术资讯(首页)

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上市,谱写脑细胞保护治疗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4日 来源:中国卒中学会

  根据《柳叶刀-神经病学》发表的GBD 2021脑卒中负担分析结果,脑卒中相关的死亡人数为730万,脑卒中成为全球第三大死因,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1。近年来,我国在脑卒中防治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缺血性卒中(IS)的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居高不下,仍面临巨大挑战2

  近年来,脑细胞保护理念为IS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同时,基于这一理念的脑细胞保护剂的研究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2024年12月1日,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障碍。

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注册证书

 

再启新篇,再灌注治疗时代下脑细胞保护治疗策略的创新突破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核心是挽救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早期血管再通可恢复缺血组织的血流灌注,是目前被循证医学证实的最有效治疗方法。然而即使早期有效血管再通后,依然有至少一半的患者预后不良,再灌注损伤是其最可能的机制之一。除再灌注治疗外,另一个极有希望既能挽救缺血半暗带,又能防止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措施,是针对缺血级联反应的脑细胞保护疗法3

  近年来,研究者围绕多靶点脑细胞保护,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剂是一种多靶点脑细胞保护剂,TASTE研究显示,相较于单用依达拉奉,依达拉奉右莰醇可显著提高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在0-1分的AIS患者比例(P=0.004)4,说明依达拉奉右莰醇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依达拉奉,这是在卒中治疗学术工业圆桌会议(STAIR)策略多靶点指导下的脑细胞保护剂研发的一大胜利。

  为进一步提高药物的可及性,打破静脉注射剂型治疗场所的限制,研究者继续研发了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剂型。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是一种口服固体制剂,含有依达拉奉和右莰醇两种活性成分,该药物在舌下迅速分解,通过舌下神经管静脉丛吸收进入血液,其可通过调节血脑屏障与神经炎症免疫反应、抑制缺血级联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自由基损伤等多种途径保护神经血管单元,从而减少卒中患者因缺血缺氧导致的脑细胞损伤及功能障碍32024年2月JAMA Neurology公布了一项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治疗AIS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TASTE-SL)数据5

  TASTE-SL研究旨在评估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对发病至入院时间≤48小时的AIS患者90天功能结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共纳入914例意向治疗人群(ITT)。主要终点显示,舌下片组治疗第90天良好功能结局(mRS评分≤1)的患者比例为64.4%,安慰剂组为54.7%,两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3)。亚组分析显示,在不同年龄(≤65岁与>65岁)、性别、发病时间(≤24h与>24h)、伴或不伴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病史,以及在不同肾功能的亚组中,舌下片组在主要终点方面均优于安慰剂组。次要终点显示,舌下片组患者的第90天mRS评分分布显著优于安慰剂组(P=0.02)5

图1.意向性分析中治疗90天的患者功能结局分布

  在安全性方面,舌下片组和安慰剂组与卒中相关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89.8% vs 90.1%)及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3.6% vs 10.8%)均无明显差异5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作为一种快速脑细胞保护剂,在AIS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功能改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时间就是大脑,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为全程脑细胞保护治疗提供新思路

  • 争分夺秒,早期开启再灌注前脑细胞保护治疗

  目前,AIS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在时间窗内给予血管再通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救治成功率与发病时间密切相关6。然而,在真实世界中,我国在发病3h内到达急诊科的AIS患者只有21.5%,适合溶栓治疗者仅12.6%,而进行了溶栓治疗的患者只有2.4%3。考虑到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的应用范围受到时间和场所的限制,院前救治方式的探寻显得尤为重要。

  2024年8月,中国卒中学会脑保护圆桌会学术委员会发布《缺血性卒中脑细胞保护科学声明——来自中国卒中学会的科学声明》,关于脑细胞保护剂的启动时机,该科学声明指出:

  “脑细胞保护剂在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中通常是安全且潜在有益的,因此院前启动脑细胞保护治疗,理论上可以在卒中发病后第一时间保护和挽救损伤组织,缩短卒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再灌注疗效。除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理想的脑细胞保护剂还应具备经济、易获得、给药方便、不良反应少等特征。”

  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较静脉注射剂型,给药途径方便,起效迅速,打破了空间和场所限制,未来有望在院前超早期卒中、住院、院外居家及康复等多种场景下应用,为患者全病程管理管理提供序贯、充分的治疗。

  • 有始有终,注重足疗程的脑细胞保护治疗

  血管再通前的脑细胞保护治疗可能限制梗死核心的增长,为挽救缺血半暗带争取更多的时间。相应地,血管再通后的脑细胞保护治疗同样重要,其可减少恢复血液供应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对脑组织的损害,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3调查显示,我国AIS患者院内平均治疗天数为10天左右7,出院后由于未进行14天足疗程的脑细胞保护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足疗程的脑细胞保护治疗对于AIS患者尤为重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樊东升教授强调,作为首次在AIS人群中评估舌下片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TASTE-SL极具突破与创新性。舌下片能够经舌下静脉丛迅速吸收入血,避开肝脏“首过”效应,不改变血药浓度峰值,生物利用度高,并且舌下片起效迅速,5分钟内即可溶解完全。结合舌下给药的便捷性,患者的依从性将有所提高。

  基于舌下片给药的便捷性,足疗程的治疗或将更为患者可及。这意味着,通过舌下给药的方式,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治疗,而无需频繁往返医院,从而提高了治疗的便利性和患者的依从性。未来,这种给药方式可能会成为AIS患者脑细胞保护治疗的重要选择。

 

小结

  目前,面对卒中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严峻挑战,脑细胞保护治疗仍然是重要且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的问世,其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可兼顾疗效、安全,便捷性和可及性大大提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期待未来,临床学者进一步推进院前、院内脑细胞保护治疗领域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以及个体化精准治疗模式,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 Wu S, Liu M. Global burden of stroke: dynamic estimates to inform action. Lancet Neurol. 2024 Oct;23(10):952-953.

2. 袁国宾,刘广志. 缺血性卒中的诊治现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4,32(04):1-7.

3. 逯丹,等. 缺血性卒中脑细胞保护科学声明——来自中国卒中学会的科学声明》[J]. 中国卒中杂志,2024,19(08):938-955.

4. XU J,WANG A X,MENG X,et al. Edaravone dexborneol versus edaravone al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a phase Ⅲ,randomized,double-blind,comparative trial[J]. Stroke,2021,52(3):772-780.

5. Fu Y, Wang A, Tang R, et al. Sublingual Edaravone Dexborneol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e TASTE-SL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urol. 2024 Feb 19;81(4):319–26.

6.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卒中学组,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J]. 中国卒中杂志,2018,13(9):956-967.

7. 王拥军,李子孝,谷鸿秋等.中国卒中报告2020(中文版)(2)[J].中国卒中杂志,2022,17(06):553-567.